此次的融合店,取消了沿用多年的自选称重模式,推出 “一口价” 25 元任选 3 道菜的套餐;
炒菜 SKU也 精简至 10 余个,同时上新多款现制现做的主食;店外增设手工烧饼档口,现做现卖;就连餐具也统一采用一次性的。
从1.0版本的现炒快餐称重模式到2.0版本的现炒小碗菜模式,再到快餐3.0旗舰店,小女当家一直在不断地摸索一种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。
如今,小女当家再次突破边界,推出快餐融合店这一全新模式,将中式小炒(米饭类快餐)与胡辣汤、水煎包、油条、豆浆等中式特色主食(主食类快餐),在同一店铺内进行创新融合。
而这次,小女当家直接取消了以往门店的自选称重模式,改用为“一口价”的套餐模式,将3种菜品组合成一个套餐,以人均25元的固定价格销售。
首先,炒菜类菜品,SKU精简至10道,其中包含2个荤菜、2个素菜及6个经典小炒。门店重点打造6款招牌菜,涵盖小炒黄牛肉、家乡酱干、招牌红烧肉等菜品。
整体来看,新门店以“6款招牌菜+6款必选小吃”为核心产品结构,在精简炒菜品类的同时,通过特色小吃拓展品类边界,形成更聚焦的产品矩阵。
餐车主要售卖主打现制现做的高炉烧饼,午晚市准时开张 ,涵盖五香烧饼、白糖烧饼、豆沙烧饼、肉夹馍、烧饼夹菜等 6 款产品。
价格区间在 3 - 20 元,像是传统五香烧饼仅售 3 元,香甜的白糖烧饼 4 元,用料十足的烧饼夹牛肉也不过 20 元。
从门店选址上看,小女当家这次的门店选址在前海深港合作区,背靠社区,兼容写字楼,距离地铁站等交通枢纽不到100米。
从店型上看,这次小女当家新店型采用“微店”概念,门店面积仅47平米。不过,门店外面有大约20平米的外摆区域。
据知情人透露,这次门店一次性投资30万元,租金12000元,餐位20个左右,日均营收达到9000多元。
受限于门店面积较为紧凑的格局,这家店在餐具使用上采用了统一的解决方案 —— 无论是选择堂食,坐在店内就餐,还是打包外带,顾客接触到的均是一次性餐具。
如今,餐饮的粗犷式发展逐步转变为品牌连锁发展,连锁发展的两大考验随之而来:门店建模的有效性和规模复制的有效性。
面对这一趋势,小女当家创新在现炒快餐的基础上推出“现炒快餐+ 现做主食” 的全新模式。不仅延续米饭类快餐现做现炒的传统,更将主食类快餐纳入现制范畴,从食材入锅到装盘上桌,全程可见烟火气。
这一变革背后,有着深层的经营逻辑。在房租成本固定的餐饮业,延长营业时间、吸引更多客流,是提升坪效与营业额的关键。
比传统炒菜快餐,传统自选称重快餐里的亮点是菜品种类非常多,至少20种起步,有的甚至有40余种,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吃什么、吃多少、自由搭配菜品。
每隔一段时间,自选称重快餐都会引发“价格刺客”的争议,“一种新型的割韭菜方法”“称重的餐厅就是宰冤大头的”这样的说法屡见不鲜。当然, 小女当家也在其中之列。
这次小女当家把原来的自选称重模式改为固定价格的自选套餐,有助于平衡了自由选择与价格透明性,从而规避“价格刺客”风险,实现顾客满意度与品牌效率的双重增益 。
从顾客角度看,明码标价的套餐,能够让顾客快速做出决策和预算,比如弹性组合,顾客可以用25元预算自选3个菜,避免了传统快餐“固定套餐”的被动选择,提高用餐效率。
从品牌角度看,固定价格的套餐模式,通过“先付款后选餐”流程优化运营链条,减少结算拥堵,提升门店交易效率;同时保留自选核心定位,强化“现炒快餐”品牌差异化 。
尽管小女当家融合店在产品结构、场景体验、模型打法等方面上展现出诸多亮点,但在实际运营中,仍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和张力。
在餐饮行业成本构成中,人力成本始终占据首位,而对于经营多品类、多业态的餐饮企业来说,管理难度更是呈指数级上升。
这次小女当家新模式店,其经营品类涵盖现做主食快餐、现炒米饭快餐,还额外设置了手工现做的烧饼档口。
为保证所有餐品现制现售,厨房需配备充足的人员岗位。晚市高峰期,至少需要 10 名员工同时在岗,人力成本居高不下。
这种多品类运营模式虽然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,但也不可避免地大幅增加了用工支出,成为制约利润空间的关键因素。
多数连锁快餐企业为确保出餐质量稳定、提高效率并控制成本,往往会选择中央厨房统一配送主食类快餐。
但小女当家,店内的水煎包、烧饼、油条等主食均采用现制现做模式。这种现做模式确实能凭借新鲜口感吸引一批追求品质的消费者,但也随之带来了巨大的标准化难题。
由于依赖人工制作,出品质量容易受厨师个人手法、状态影响,难以保证稳定性。同时,培养熟练掌握现做工艺的员工耗时较长,不确定性高。若要实现规模化复制,让每一家门店都能保持统一的口味和品质,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。
小女当家店内主食、快餐、烧饼、凉皮等产品种类繁杂,各产品线之间又不能有效的融合,所以导致店内动线基本上是割裂的。
顾客在选购餐品时,可能需要在现炒快餐区挑选炒菜,如想吃小吃类餐品,还得再到主食区选择烧饼或面食,整个过程需要在不同区域来回穿梭。
这样一来,易降低了顾客的选购效率,特别是在用餐高峰期,店内人流量大,混乱的动线容易造成通道堵塞,影响用餐秩序。
在竞争白热化的快餐赛道,小女当家此次推出的 快餐融合店,无疑是一次极具魄力的 “破局实验”。
从自选称重到明码标价套餐,从单一现炒快餐到多品类融合经营,其在产品结构、运营模式、场景覆盖上的创新,也在促使着快餐品牌们探索新的模式和策略。
这不禁让人思考:手工现做的温度与标准化复制的效率,又该如何兼得?当 “小而精” 的融合模式遇上 “大而全” 的连锁扩张,小女当家能否找到降本增效的平衡点?答案或许就藏在其后续的门店迭代与市场反馈中。